钱塘江边、杭州烈士纪念馆内,有一副巨大的飞行员烈士像——他就是高志航。前不久,国家民政部公布的300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里,就有他的名字,因曾经在杭州笕桥驾驶飞机对日作战,高志航这个名字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杭州人至今还能回忆起当年的一些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抗战形势日渐严峻。当时日军希望速战速决,叫嚣3个月拿下中国。8月13日,淞沪战事开始,日军派出大量先进战机在我国江南地区狂轰滥炸,情况十分不利。当时,杭州笕桥机场是中国空军的主基地,再加上它地处沪宁杭要冲,成为日军首先要拿下的目标。”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渠长根向记者讲述起了当年的情况,多年来他一直在研究笕桥空战,搜集整理了很多数据。“当时,日本陆海空有航空兵中队91个,飞机2625架。中国只有空军中队31个,飞机600架(其中作战飞机305架)。在军事软件方面,中国防空事业的国防教育、战争动员、兵员素质等跟日本也无法相提并论。总之,当时中国在各方面看起来都远远落后于日本。”
就是在这种战况对我方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计划重新布置战斗部队,于8月13日下午2点下达了《空军作战第一号令》,令各部队于14日黄昏前就位,完成攻击前一切准备。
8月14日凌晨2点,空军总指挥部又颁发了《空军作战第二号令》,具体组织实施杭州的迎敌任务。第4大队是中国空军主力,大队长是高志航,下辖21、22、23个中队。“高志航是位非常英勇的空军飞行员,当时他刚好在南京请命,在接收到‘不惜代价,歼灭协助日军进犯上海的日军第三舰队’的命令后,他随即发电文‘限令全大队飞机于14日飞抵笕桥,并将我之座机派专人随同飞往,切切。’然后先期抵达了笕桥。”
驻守在河南周家口机场的第四大队接到命令后立刻向杭州转移飞行,当天气候恶劣,一路上阴云密布、电闪雷鸣、能见度非常低。
“可以想象,当时的飞行员肯定都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准备!但也因为能见度不高,加上我军飞行员沉着冷静的心态,为赢得空战创造了条件!”渠长根介绍。
当天,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命令驻台北的鹿屋航空队分成广德空袭队和杭州空袭队立即出击。下午2点50分,两队各有9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从台北起飞,各自飞往预定目标。
90岁的易志根老人住在笕桥镇政府后面不远处的老房子里,他从小在笕桥长大。“1937年抗战一发生我便被迫从私塾退学了,当时我14岁,参加了地方组织的防护团,做消防员的工作,有伤员就送到医院。记得空战时有警报说飞机要来了,因为日军很自大,他们只派了轰炸机来,以为一定能取得胜利!轰炸机‘轰轰’声音非常大,我们笕桥本身又有机场,老百姓对飞机还算比较熟悉,当时就意识到会有事情发生,就都用棉被把自己裹起来,躲到八仙桌底线保命呀!”接受过私塾教育的易志根拿出自己几十年来整理的100本简报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躲在桌子底下只能听到外面的轰炸声。”
“当时的战况真是千钧一发!大约下午3点多的时候,有一架敌机从杭州网方向飞到了笕桥上空,并立即向机库俯冲。此时21中队刚到笕桥,高志航当机立断,命令飞机不要落地,已经着陆的立刻起飞迎敌!冒雨前来的飞行员都特别辛苦,像21中队中队长李桂丹因没有看到地勤人员发出的新号已经降落了,但是接到命令后还是不辞辛劳重新升空。”原笕桥空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张志勇说起了当时战斗的一些细节。“相比于身体上的疲惫,飞行员最害怕的是飞机燃料不足,已经飞了几个小时的第4大队飞行员反馈信息说燃料不足必须加油了,但是高志航他是经验非常丰富的飞行员,他说他已经计算过了,飞机的油还足够坚持20多分钟,打完一场空战足够了!”
“高志航也身先士卒,踏上自己的霍克机直冲云霞,他在云雾中搜寻敌机,经过一番“捉迷藏”,他仅用实际发子弹就打死了一名敌机射手。然后紧跟敌机机尾,大众敌机右翼邮箱,‘轰’的一阵爆炸声,日军轰炸机变成了一团火焰,拖着黑烟坠入了钱塘江畔。”张志勇继续介绍,“高志航首战告捷后,中国空军越战越勇,历时30分钟,击落敌机6架,打了个漂亮的胜仗!这战果不但日军没想到,就是当时二战中的盟国美俄都没有想到,因为实力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但正是这一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军民士气!”
62岁的顾国泰是土生土长的笕桥人,对家乡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城东文史的搜集和研究:“我们在努力编纂《笕桥史志》,4年前曾经采访过一位叫王东来的老人,笕桥空战发生时他曾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爬到大树上去看,而且当时高志航和他的战友们就住在王东来家里。不过遗憾的是王老2011年的时候去世了!”
在顾国泰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王东来的祖宅,他指着一座已然现代化的楼房告诉记者:“王东来生前一直住在这里,1937年上半年,他家刚好盖了6间房子,因战事吃紧,经人介绍,及厂房么把部分飞行员疏散到他家里来住。4年前,王东来老人指着前面这堵墙告诉我,当年高志航就住在左边的第一间,大家都叫他高大队长。他中等个子,平时一脸严肃,很少说话。这些飞行员是在天上飞的,加上从手到脚一身紧裹的皮衣,我们当时管他们叫‘鸟人’。他们每人一把手枪,一辆跑车,纪律极为严明,从不与当地人接触。高志航的房子里装着电话机、发报机什么的,有专人看管。1937年8月14日发售的事情王东来非常清楚,那天笕桥上空因受台风影响,天上都是云层,下午约两点光景,一阵警报声响起,高志航突然从房内冲出,驾着跑车(似山地车)飞也似的去了机场。”
王东来说他预感到要有事情发生,预算爬上了逯家亭旁边的一棵大树,四处张望起来,他那时候年纪小,根本不晓得害怕,只想探个究竟。和很多笕桥人一样,王东来认识霍克机。“给你看照片,霍克机就是这种翅膀前面长,后面短,身子呈方形,很容易分辨的!”顾国泰说四年前跟王东来的聊天的场景他都历历在目,还保留了当时的影像资料:“那时候王东来就这么看着飞机追来追去,当时机关枪和高射炮不停的扫射,不一会儿就见到了一架日军飞机在空战爆炸,另一架也拖着浓烟向机场的东北方向掉了下来。”
“‘8·14’空战我们老一辈的笕桥人都知道,高志航我们还见过呢!”易志根老人感慨到。“身为笕桥人,我为814空战感到自豪,高志航他们都是英雄,为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牺牲的生命,今天我这些简报上能出现这些内容,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可惜的是,现在年轻人知道这个事件的,太少了……”